中国建筑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超两万亿 世界最大工程承包商如何实现逆势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一 北京报道
7月26日,中国建筑(601668.SH)再发重大项目公告,公司新签房屋建筑合同额622.3亿元,新签基础设施项目合同额179.6亿元,近期累计新签重大项目金融801.9亿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国建筑在今年上半年就狂揽新签合同总额20245亿元,同比增1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建筑了解到,公司 2022 年计划实现新签合同额将超过 3.85 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将超过 2.01万亿元大关,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广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律师,广东建设工程律师
业绩刷新记录
“经济稳增长政策带动基建行业高景气度持续,房屋建筑市场发展有质量、有韧性,同时因为对地产行业2022年基本面企稳并向上有信心,在地产行业加速分化背景下,中国建筑的地产业务发展前景或更优。”天风证券分析师武慧东团队发表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报告称,公司今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增长有质量、有强度,是地产行业回暖信号明显。
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这一评价并不完全代表中国建筑的发展预期。目前公司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未出,但查阅中国建筑2021年的年报数据不难发现,作为国内最大的建筑设计综合企业集团,中国建筑正在谋求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1年财务数据显示,中国建筑全年新签合同额达到3.53 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刷新了全球建筑行业的订单记录;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9万亿元,同比增长 17.1%,同样创造公司历史最好成绩,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514亿元,同比增长14.4%。
细分业务来看,中国建筑2021年的新签合同总额中,建筑业务贡献31074亿元,同比增长了12.1%,公司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业务期内合约销售额4221亿元,同比下降 2%,合约销售面积 21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毛利率为21.1%,同比降低5.1个百分点。
对于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中国建筑解释称,是因为“公司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布局优势,融入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做好市场营销与项目履约管理工作,不断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整体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中,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就达18385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基础设施新签合同额5148亿元,同比增长31.1%;公司地产业务 合约销售额为1860亿元,同比下滑了15.3%,合约销售面积725万平方米,同比大幅下滑了27.7%。
这意味着中国建筑的业务营收业绩,越来越倾向于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新业务领域。
中国建筑董事长郑学选近期曾向投资者表示,2022年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筑地产行业加速转型升级,今后一段时期内仍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建筑将致力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公司超大规模的战略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发展新兴业务,推动业务结构优化升级。
某券商分析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2021年中国建筑的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等均刷新了全球建筑行业订单记录, 2021年年末中国建筑在手订单总金额高达64909亿元,其中已签订合同但尚未开工项目金额 21993亿元,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金额42916亿元,伴随公司新签合同额持续增加,中国建筑继续刷新全球建筑行业记录并非难事。
“目前国家正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积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布局,国内新型房建市场仍蕴含较大发展空间。” 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国家持续聚焦“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和短板弱项等方面投资建设,将再次拉动房地产之外的建筑和基建行业投资发展,因此仍看好中国建筑的增长预期。
广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律师,广东建设工程律师
新基建下如何转型发展
回溯中国建筑的业绩发展历史不难发现,2009年7 月,中国建筑实现整体上市后,公司屡次刷新业绩记录。
2017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一万亿,达到10541亿元,同比增长9.83%。2018年以来,中国建筑营收再次重回双位数增长,2020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双双超过“万亿”,当年合同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营收达到16150亿元,同比增长13.75%。今年一季度,中国建筑营业总收入485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9.94%。
但是目前国家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动摇,为房地产建筑行业划定“三道红线”等严管政策下,多个高负债、高杠杆、过度多元化的脆弱性房企出现债务问题,同时受制于疫情反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基建和房地产市场投资明显放缓。
另一方面,从国家正全力推进“两新一重”和基建补短板弱项战略来看,今后投资趋势将聚焦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推动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市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并加快布局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同时补齐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科研设施、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
国家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投资战略下,新基建的投资建设将再次加速,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生态环保、电信设施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
作为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中国建筑受益于此前的建筑行业周期性红利,业绩增长未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但是面对国家层面的基建政策调整,作为行业龙头的中国建筑是否还能保持业绩的高增长?
对此,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坦言,国家新基建等政策对建筑工程领域来说,既是行业新机遇,也是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建筑了解到,目前公司正在加大新业务拓展力度。
据中国建筑透露,下一步公司培育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将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新基建、数字化业务、生态环保业务等。公司表示,将力争到“十四五”末,让上述板块成为公司重要的营收贡献点。
“短期来看,中国建筑订单高增长体现了政策调整效果,行业资源有望继续龙头央企聚集;长期来看,行业绿色、工业化发展将提升传统工程价值,公司作为龙头建筑商拥有品牌、渠道优势,在BIM、装配式、光储直柔等多领域拥有领先技术优势,随着公司高景气、高壁垒业务的占比提升,公司利润率、现金流有望获得再次改善。”华泰证券方晏荷研究团队指出,在国家稳增长预期持续加码背景下,中国建筑作为低估值龙头,投资价值凸显。